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资讯 > 正文

在国美毕业展,遇到一头1515年的犀牛

2023-06-17 16:30:10 浙江日报

潮新闻 记者 李娇俨

还有两天,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季展青艺周就要结束了。

从湘湖展览馆,到浙江美术馆,再到浙江展览馆等等地点,这场遍布杭州、让无数青年艺术家们能量爆棚的大展,每年都带给我们惊喜。


(资料图片)

而今年,当我们在逛展时,发现了一种更为深邃的思考:艺术家们会被AI替代吗?

几分钟就生成一幅可看性极强的画作、AI绘画作品获得专业奖项……面对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,艺术家们在思考什么?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?

而我,在展厅的一头犀牛里找到部分答案。

大部分人绝对不会想到,最先被AI替代的不是我们的肢体和体力劳动,而是大脑和脑力创造。

比如和柯洁对战的AlphaGo,展现了惊人的计算能力,击败了人类最顶尖的围棋手。

此时,被机器击败的人类尚有可“挽尊”的地方:人工智能只是擅长大规模的计算,它们依然无法理解人类的语言和艺术,无法创造出优美的诗歌,浪漫的文学故事,打动人心的绘画作品。这顶拥有珍贵的灵感、想象与创造力的桂冠,依然属于我们。

但是,生成式AI、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出现,颠覆了一切。

AIGC生成的画作,不仅可以以假乱真,甚至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性,其展现出的想象力,瑰丽奇绝,甚至超过了人脑的想象。

艺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AI画作《太空歌剧院》。图源网络

一阵失落感油然而生。我们不再是整个宇宙中最独特的生灵,我们引以为傲的、区别于其他地球生物的能力,被机器轻易地复制了。

在本届青艺周的AI艺术专区,斑斓的灯光和周围快速闪现的AI画作,营造出一个不真实的赛博朋克世界。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站在那里,引用了科技理论家梅根·欧吉布林的话语:

“人工智能迫使我们重新评估人类的位置,在机器、兽、神之间的位置。”

姚大钧提出了一个对AI作深度思考后的新概念,美学痉挛。

许多个深夜,当他使用AIGC进行创作时,电脑屏幕显示生成的图片,有时会让他感到颤栗——比如完全脱离人类想象的,不可能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。在带来视觉和审美冲击的同时,也令人不适。

姚大钧认为,AI的出现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,这也意味着艺术家们需付出更大的努力,去提升自己的创作。

面对可能的危险,青年艺术家们并没有选择退却,而是转身尽情拥抱这个新变化。

在浙江美术馆展览现场,我注意到了一件名为《rhino+》的有关犀牛的毕业作品。

它与周围的版画作品相比,尤为不同。年轻的作者在注释中说,自己的创作灵感源于丢勒在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一幅木刻版画《犀牛》。

《rhino+》 图源作者小红书账号

据文献记载,1515年丢勒创作这幅犀牛图时,并未亲眼见过犀牛,仅根据一幅匿名手稿和一段文字描述绘制而成——像极了今天的AI绘画,根据一张底图加上一段描述生成图像。

丢勒《犀牛》木版画 1515年

有趣的是,这幅《犀牛》还具备AI绘画的某些风格特征。Al绘画会在元素缝合时产生偏差,早期的Midjourney就总认为人有六根手指。在丢勒的《犀牛》中,犀牛的身体披着不属于哺乳动物的厚盔甲,牛背上,甚至还长了一只角。

文艺复兴时期,很少有人能亲眼目睹犀牛的样貌。即便之后真实的犀牛出现在欧洲大陆,欧洲人也仍然认为丢勒画作里的犀牛更加真实。牛背上多余的角,被后人诟病为“丢勒角”,逐渐成为了一种超越真相的符号。

AI生成的部分犀牛。现场拍摄图

经历AI热潮的我们,又何尝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?丢勒的版画《犀牛》又何尝不是一种AI绘画?

《rhino+》,图源作者小红书账号

作者通过Midjourney“复活”了这头犀牛,以丢勒的版画《犀牛》为底图,以“多余的角”和“文艺复兴时期版画风格”等为主要关键词,生成AI《犀牛》,并持续迭代200次。

作者写下这样的思考:“当我们在面对今天的新技术时,该如何在这些新鲜事物所带来的巨大惊喜和众多纷议中,找到它作为技术真正进步的一面。”

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2022年起,就开设了人工智能艺术课程。这次青艺周开放媒体系展中三十余位正在 AI 革命巨浪中成长的青年创作者以元宇宙、三维视觉、全息影像、科幻小说、VR等媒介形式为载体,探索并玩味着 AI 算法本体、象形文字、语言模型之语与意、人种学……诸多议题。

开放媒体系AI特展海报。图源:未来学中心公众号

AI不再是敌人,而是继续保持为媒介和工具。

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说,人工智能不只是研究和制造的工具,更是感知和思维的工具;它还是每个人自我认知的媒介,以及人类社会意识的镜子。我并不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的创造性,因为凡是能被替代的,就不是真正的创造。

就像那头从1515年而来的犀牛,它被AI复活,却被人类赋予了新的思考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